痰液常規培養主要在確認下呼吸道之病原菌感染,包括細菌性肺炎、支氣管炎等。
呼吸道原本就有常在菌的存在,因此一般的痰液培養僅針對具有臨床意義的微生物加以鑑定,包括:S.
pneumoniae, H. influenzae, M. catarrhalis, Group
A,B,C Streptococci, S. aureus, Kleb. pneumoniae (大量時),
腸內菌 (大量時), Pseudo. aeruginosa (大量時),
Nocardia等。
痰液在培養前應先操作革蘭氏染色,並進行鏡檢觀察。其主要目的有二: 1.
確認檢體的適當性:在低倍鏡 (100X)
觀察,若鱗狀上皮細胞大於 25 cells/LPF
表示此檢體被口水污染,不適合做痰液培養,應要求重送檢體。 2.
觀察到可辨識並具病理意義的微生物、細胞、結晶等,可先向醫師發初步報告。 呼吸道中的常在菌及不適當檢體所培養出來的微生物都不應進行藥敏試驗,因為這些細菌都不太可能是真正的病原菌,若誤導醫師進行抗生素治療,將可能增強真正病原菌之抗藥性。 |